做传播中国文化的民间使者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7-06-01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“从2007年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的临时教室‘打游击’,到如今学校海外办学条件日益改善,学生数量激增,我们更加自信了。”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、河北经贸大学教授何懿的一席话,代表了该校20多名孔子学院教师的心声,“所有耕耘都会有收获,当孔子学院教师,被当地民众誉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最美民间使者,我们很欣慰。”

    “拓荒第一犁”

    2007年6月,河北经贸大学与加德满都大学合作建立的孔子学院揭牌。2010年7月,河北经贸大学在非洲国家赞比亚的赞比亚大学建立孔子学院,相比尼泊尔,这里的条件更加艰苦。

    2011年12月,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教师陈瑛在该国首都卢萨卡工作一年后,前往500公里外的利文斯顿市利比斯学院,独自创办教学点。

    “简单安顿下来后,我就和外方同事凯瑟琳谋划招生,我们走遍了利文斯顿的大街小巷。在这关键时刻,我还得了疟疾,输液、打针,折腾了一个多礼拜。当时真想打退堂鼓……”陈瑛说。

    吃尽苦头的陈瑛,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教学点第一节课。

    一间临时教室、15名学生。这节课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剪纸,15名学生听得津津有味。“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临时住所,没水没电,躺在床上遥想着万里之外春节气息正浓的祖国,感慨良多,无法入睡。”陈瑛在日记中写道。

    这星星之火,如今已呈燎原之势。目前,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已下设两所孔子课堂,16个汉语教学点,几乎遍布赞比亚全国10个省,学生总数达7334人。

    “语言架起友谊桥”

    “保罗,一个农场工人的孩子,家庭条件差,兄弟姐妹多,来到我院学汉语后,于2012年9月到北京林业大学读本科。他把在中国节省下来的生活补贴全部寄回家,圆了弟弟妹妹的上学梦。农场的孩子们受到保罗影响,很多人开始学汉语。”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教师李清俊自豪地说。

    在赞比亚,像保罗一样,因学汉语而改变生活和命运的学生屡见不鲜。

    除了教授汉语,河北经贸大学的孔子学院教师们还在传播中国文化、树立中国国家形象、搭建友谊桥梁方面努力着。

    河北经贸大学尼泊尔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树彬,曾于2010年8月至2013年4月在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任教。谈及国外任教的经历时,张树彬说,很多尼泊尔人不了解中国,而中国的发展前景又深深吸引着他们,人们热切期盼着学习汉语。2013年3月,尼泊尔媒体汉语培训班开班。“一下就来了35人,还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待。”尼中媒体论坛主席柯绍回忆说。

    “随着‘一带一路’深入推进,南亚的印度、不丹等国商人、导游纷纷打电话来要学汉语。我们的教学任务很重,汉语教师和志愿者都是满负荷运转。”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教师王胜利既兴奋又焦虑。

    经过孔子学院教师的不懈努力,如今,尼泊尔和赞比亚都已将汉语纳入其公立大学、中学教育体系。

    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”

    自2009年始,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教师焦亚薇在该院任教已有7年之久。“大地震过去一年了,回顾这一年的惊心动魄,我更加热爱祖国、热爱生活、热爱工作。”2016年3月16日,当地大地震近一年之际,她写信给妈妈说。

    河北经贸大学教师张宏伟现在在赞比亚任教。她是2014年11月被派出国的,这离她2012年7月结束在尼泊尔为期3年的工作回国,还不到两年半。“虽然家里父母年逾八旬,但当学校领导告诉我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发展很快,急需教师时,我决定前往。家人也非常支持我的选择,认为这是在做有意义的事。”张宏伟在QQ上告诉记者。

    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,民相亲在于心相通”。一幕幕情景,一个个故事总给人以感动和温暖。

    “我们的外派教师有着一个坚定信念,就是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架起友谊的桥梁,做一名传播中国文化的民间使者。”河北经贸大学党委书记董兆伟说。(本报记者 周洪松 通讯员 阎世峰)